沒想到繼第二單-單車,之後也邁入第三單-微單眼了。
那第一單是什麼?
阿就是"孤孤單單"。
好我知道,很爛的笑話。
回歸正題,
原本就有一台傻瓜相機了,可是最近這半年也開始對拍照這件有了點興趣,於是看單眼相機看了好一陣子,
原本想說把我的小DC在摸熟一點再來換相機。
似乎是命中註定,相機的電池已經買不到了,電力只能讓我拍個4、50張照片就沒電了,
加上相機的壽命也差不多了,有時會無法開機而有時又恢復正常,這實在讓我很頭疼。
不過也讓我開始認真選下一台相機了。
上網爬文了很久,決定還是先以方便攜帶為主。所以呢,體積不能太大。
對單眼相機的類別有點粗淺的認識後,加上預算也不是很高,所以先從APS-C下手,
據我所知畢竟全幅機體積都不小(Sony RX1例外)。
候選機種從Nikon 1 J5 、Panasonic Lumix GF7、Sony A6000、Canon EOS m3這四台之中去選。
Nikon 1 J5
圖片來源Nikon
我心裡最屬意的其實就是J5,有4K錄影,發色我也喜歡,外型帶著濃濃的復古文青風格,
但是低光源的表現似乎不是很好,加上1系列支援的鏡頭裏頭,
似乎沒有個很厲害的大光圈定焦鏡,這讓我擔心買了將來會後悔。
--------------------9月3日更正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上面是我功課做得不夠,其實Nikon J5是有一顆18.5mm F1.8的鏡頭也是很厲害的。(感謝J5網友指正)
這次我真的是錯過了J5這部相機了。
Pansonic GF7
圖片來源Panasonic
GF7是最先被我剔除的,原因就是人像的顏色我不喜歡,也因此沒有深入研究下去,
這點無解,所以先跟它說掰掰。
SONY A6000
圖片來源SONY
再來是A6000,它的強項就是對焦速度快,連拍速度每秒11張,機身可接USB直接充電,
支援的鏡頭數量夠多等等,看得到的優點很多,
但它還是被我踢出去了,因為超過預算太多,鏡頭價格也不便宜。
CANNON EOS M3
所以,最後選了M3的原因就是發色我覺得還可以接受,價格也在預算範圍內。
原生鏡頭不多,但透過轉接環後可以支援的鏡頭群也滿多的,日後真的想升級機身,鏡頭也可以沿用。
重點是鏡頭價格也低一點。
機身正面。
這代的M3搭載DIGIC 6數位影像處理器,約2,420萬的APS-C尺寸CMOS影像感測器,
以及可上下翻轉的3.0吋觸控液晶螢幕,同時也內建NFC / Wi-Fi無線傳輸功能。
我買的是單鏡組,配上的是18-55mm f/3.5-5.6 IS STM的鏡頭。
原廠電池LP-E17一顆要價2390元,要加購的話實在不便宜啊,等等看以後有沒有副廠的。
機背上的按鍵配置。
許多功能鍵是獨立出來的,加上觸控螢幕的幫忙,在使用上會比較方便,不過自己在使用上還是要花一些時間來適應。
EV也是獨立調整的。
上方中央有熱靴座,可支援外閃和電子觀景窗。
M3也有內建閃燈,這應該算是新一代的革新了,因為前兩代都沒有...。
機身很小巧,和一般的DC相比之下只大一點而已,但重量就重了不少。拿慣傻瓜相機再拿這台相機覺得真有份量啊。
機身的接環是金屬製的,很有質感。我覺得這個角度看起來還滿厲害的,哈哈哈。
鏡頭接環也是金屬製的,應該會很耐用吧。
鏡頭產地是台灣。
M3適用EF-M接環的鏡頭,EF、EF-S接環系列的鏡頭就得靠轉接環來幫忙。
目前我是先維持一機一鏡,未來技術成熟一點或壓制不住心中小惡魔時,再來投資鏡頭這樣。
網購時配件裡有加送了一個52mm的UV保護鏡。
你們倆先認識一下,接下來就要合體了啊。
為何有臉紅心跳的感覺??
對我這個超新手來說,連換鏡頭這件事還得看看說明書才知道,
這兩個分別在機身和鏡頭上的小白點是要對準才裝得上去的。
噹噹!合體成功!
趁這機會多拍幾張,因為小DC的電池已經快要沒電了。
機身側面
跟將卸任的小相機相比之下,這感覺就滿專業的。
鏡頭裝好時,Canon的標誌是剛好在中間的。
可翻轉的觸控螢幕也是吸引我的原因之一。
以我這個新手來說當然是寫不出什麼專業的測試,所以我就不多說了。
主要也只是記錄一下2015年的這天買了第一個單眼相機。
要看專業的評測就看看Mobile 01上吉姆林的文章吧
接下來,就用M3來測試一下吧。
順便也替我這個小DC-SAMSUNG WB550做一個告別吧。
在2009年買下這台三星的WB550,那個時候在選擇相機上面也沒有什麼特殊的條件,
也沒有特別做功課,到NOVA逛逛相機攤位,聽賣相機的妹妹解說就付錢買單了,其實是想追那個妹妹。
不過帶回家時,也沒特別幫它寫個開箱文。現在買了新相機突然覺得對它有點不公平啊。
WB550的特色就是一千兩百二十萬畫素,那時我覺得好厲害。
720P高畫質錄影還有10倍的光學變焦,還有價格便宜啦。
功能就是一般隨身機的功能,什麼光圈先決、快門先決都不行,但是可以手動曝光。
其實這個手動曝光就讓我玩很久了,哈哈。
現在的高倍數變焦隨身機最高有來到30倍的,
對!我就是在說Sony的HX90v
本來我對這台也很心動,但我想更進階一點啊...於是(離題了)
那個時候5倍、8倍的光學變焦真的就很猛了,何況是10倍的!!
聽到這點我就覺得很厲害了。
不過三星出新機的速度很快,過不到半年又出了650、5000、5500之類的,
我沒記那麼多,只知道當時有後悔的感覺,應該要再等等的。
它的變焦撥桿真的很好用,只是用了六年,已經開始有點卡卡的了。
不過這是非戰之罪,我根本就沒想過要保養它。
當時三星標榜著此產品線全面使用德國的信乃達鏡頭。
不過我那時也不太懂這東西,心裡想鏡頭我只聽過蔡司,信乃達是什麼 ? 那可以吃嗎?
不過現在知道人家也是德國很有名的光學鏡頭廠。
不過,它的畫質表現我覺得真的也不錯,09年去車展也是帶這台相機去拍,因為10倍光變的關係
也讓我拍到很多SG的近照,嘿嘿嘿。還有這次EOS M3的照片也是用它來拍的。
說了這麼多,也不是真的要把它除役,只是有了EOS M3,他的出勤次數會愈來愈少吧。
不過,我想應該會慢慢把以前拍的一些照片整理出來,也算是給它一個紀錄吧。
我沒三台相機,不然就給EOS M3和WB550來個合照。
嗯,就用這照片做結尾好了。
P.S.用單眼相機要拍出景淺景深真的容易多了,哈!!
之後部落格裡的照片也會使用這台相機來拍攝,給大家參考一下。
實拍照請點EOS M3傷眼實拍 終於也擁有EF-M 大光圈的鏡頭22mm f/2.0